教堂好还是学校好?
当然是教堂了,我宁愿自己愚蠢一辈子也不愿变聪明一回! (《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的那句名言) 华生啊,你可不能这样。你把我推上神坛的同时又毁了我的一生...
1895年的剑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举几个例子来介绍一下: 那时候的牛津和剑桥其实都还没有大学之称,但两所学校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可以称之为“学院”;两个学校的学生经常互相比拼,看谁跑得更快、跳得更远、掷铅球更远等等。
在牛津和剑桥之间有一道护城河,河里有很多鸭子,学生们会射鸭子来比赛。(对,他们连射鸭子的本领也都一并学了去。) 那时,学生上课不用带课本,老师讲课的内容由一个专门负责记录的同学记录下来,课后同学再核对。
因为当时没有电,上课时灯火照明非常麻烦,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故事: 有一次,有一个叫伊莱亚斯的男生上课没交作业。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他说自己忘记写了。老师说:那你就应该为此受到惩罚。伊莱亚斯说:我确实应该受惩罚,但我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家去写,明天上午交上来。老师说:不行,你必须在今天晚上做完。伊莱亚斯说:那就请允许我借用一下您的蜡烛吧。老师答道:我可以给你一只灯笼,但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为它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