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本如何选择学校?
作为在东京大学直博,并在名古屋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的学者,我认为选择日本高校,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专业,二是看实验室。 当然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可能不需要考虑那么深入,比如已经有目标校的同学。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在选择日本高校的时候可能还比较迷茫。因此我会分两部分来介绍:
(一)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这里我首先给出我自己的选择学校的公式:地区→学科→研究科→院校。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先选定自己想生活的地区,例如想在东京都内生活,那就只考虑东京都内的学校;然后定下想学习的学科,例如生化环材,那就可以先在生化环材的范围内进行挑选;接下来就是研究科,也就是学院的意思,例如想学医的话,可以看看医科大学、医学部这样的;最后是具体的选择学校,即选择学校里自己喜欢的校区,喜欢的校舍,喜欢的生活环境等等。
当然这是一个公式,并不是唯一,比如说有的同学就想在日本找一个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学校,如位于千代田区的帝国大学,那么只要它的其他条件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就可以优先考虑。又比如说有的同学可能想去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个学校,虽然那里离东京都很远,但是那里的研究环境能够提供给你理想中的科研氛围,也是可以考虑的。所以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按照我这个公式去选择学校就一定是最优解,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除了按地区、学科这样粗略的划分方法之外,还有另一种思路,就是按照学校分类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研究计划书或博士课程申请的时候。
以东北大学先端技术研究院为例,它招收的硕士、博士学生都是要先通过其募集要项的规定来申请。其中就涉及到关于学校分类的问题。所谓学校分类,就是指将国内所有学校分为7个等级,并按等级分类,填写相应的申请表。这个方法是一个“自分级”的方法,即自己给自己评估学校等级的方法。
以我自身作为研究者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是以“自分级”的结果来录取学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您的研究计划书非常优秀,则有可能打破等级的限制。但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学校会从自身对教师的配备、研究设施等情况来考量,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级别划分。
我个人曾经作为大学院学生以及大学院研究生导师,亲自指导过许多留学生,因此以我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哪种选择学校的办法,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你对这个专业领域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对一个专业的认识不够清晰,那么无论我们怎么指导你选学校,你可能都会觉得犹豫和不满意。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先想清楚究竟为什么要留学,以及究竟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个专业和领域。这不仅仅是决定学校、决定专业的问题,更是一个认识自我、挖掘潜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