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日本哪个工资高?
不讨论时薪,纯谈年薪。 香港高薪职业是金融、科技和房地产,平均薪资水平中位数24w HKD(约人民币20.8万); 日本则是IT和高技术产业最高,平均薪资水平中位数31w JPY(约人民币20.5万元)——比香港高些。 但香港和日本的最低薪酬水平都很高,都属于亚洲最高之一,香港大约相当于日本的4倍多。所以低收入群体在个人消费上的能力在香港和日本其实都不算低。
如果以“上得堂”而论,香港虽然平均月薪高过日本,但“下得厅堂”就不如日本了——在香港能够享受优厚的年终奖或者分红的人明显要比日本更多一些。 所以,用“平均数”来讨论薪资水平,其实并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毕竟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收入水平也千差百异。 我们讨论的薪资水平实际上是一种“偏态分布”——也就是统计里的“众数”概念。谁在这个数值之下,谁在这个数值之上,一目了然。 用众数来计算名义上的工资水平更能反映事实情况。 举例而言,假设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其中90名员工的收入是6w HKD(合7.2万美元),另外10名员工的收入是35w HKD(合45万美元),那么该公司的“众数工资”就是6w HKD。
同理,假设一家企业里90%的员工薪水都是35w JPY(约合4.5万美元),而剩下10%的人的薪水能达到70w JPY(合9.5万美元),那么这个企业的“众数工资”也是35w JPY。 在计算全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时也用得到这个概念——不过这时要考虑的因素就不仅是行业和职位了,还要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 因为计算平均工资的时候必须确保每个变量值出现在样本中的次数相同时才能进行比较,否则就会因为“无意义”而被忽略不计。比如,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公司里计算女性的平均工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少数的女性劳动者在此工作。只有将目光投向全样本时,才能计算出合理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