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硕士有意义吗?
我是19年以交流生的身份去的日本北海道大学,在北海道大学的两个月时间,让我对日本的学术氛围和高校体制有了深刻印象。 日本虽然国土狭小,但大学数量非常多,共有868所大学,比我国任何一省的大学都要多(不包括民办本科);而且这些学校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位,比如东京大学是综合性大学,而名古屋大学则以工科见长。
与国内一样,日本的大部分高校也把学生按学历分为“新人奖学金”、“一般奖学金”及“学习奖励金”3类进行补助。其中,获得“新人奖学金”的学生必须是本科学历且就读的学科是被列为该大学特有学科或王牌学科的;而“一般奖学金”则没有设置这么多的限制条件,只要学生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申请。 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北海道大学的开学典礼,校长在台上宣布新入学的同学们都是“特别优秀”的人选,并鼓励大家在日后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实不管校长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从奖学金的发放比例上就能看出日本大学的“选拔性”。 比如我的日语导师是小森林里的男主,他当时就说过,能考进他这个研究科的中国人并不多,中国留学生一共就十几个人,而他的研究室只有5个位置,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中国留学生无法进入他这个研究科。而我们中文教学班的20多个学生,最后能考进去的也就4-5人。
虽然日本的大学不需要像我国高校那样刷GPA,但是想要获得奖学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理工科,如果达不到要求甚至连实验室的门都进不去,只能干些打杂的活。
我认识有人因为达不到学校要求而被迫退出研究项目,回国后因为错过找工作最佳时机而陷入困境。也有一个人因为语言问题没能跟上进度被退学的。 所以题主如果打算去日本读研,一定要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