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日本有多少打工的?
现在中国人在日本打工主要是在日本制造业当工厂的“工薪族”,也就是在日中资企业里面给中国人发薪水的工作。这些企业在日本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有做电器的,比如电扇、空调等等,也有做机械的,还有做食品和化妆品的。 但是,近年来因为日本劳动法的改革和中国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以及日本各个企业不断出现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使日本人对于“外来劳工”的歧视有所缓解。不少中国企业甚至可以将岗位直接标注出“欢迎外国人应聘”。 在我认识的留学生中就有很多人专门挑这种职位去做,并且能拿到不错的工资(税后400万-600万日元),而同样作为外国人的韩国人、东南亚人拿到这样的待遇是极其困难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政府规定海外劳动者每月最高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20小时(夏季额外延长30个小时),因此很多中国公司会以“正社员”(正式员工)的身份与海外劳动者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以回避劳动部门对于超时工作的检查。 所谓“正社员”,就是与用人单位签定长期(通常为三年)劳动合同,并享受各种社保及福利的员工。而“派遣社员”则是由中介派到用人单位,合同期一年,没有五险一金,一旦期满或违约,被派遣者将无处可去。一般企业都采取“派遣社员”的形式,以此来规避劳动法关于上班时间和保险福利的相关规定。据我所知,有不少中国公司为了钻法律空子,把一些本来应该属于“正社员”的待遇给“派遣社员”们以“优惠”,这令日本人对于“正社员”的身份更为看重。有些企业甚至明文规定只有“正社员”才能成为领导,而“派遣社员”最多只能做到系长(相当于车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