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移民来自哪些国家?
澳洲的华人移民主要来源地前五名是: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尼西亚、韩国。 澳洲移民局公布的2016-2017财年亚裔移民统计显示,中国以43598人的获批数居首;香港地区(含大陆及台港澳居民)为28194人,位列第二;台湾地区为22615人,位列第三。
从增长率来看,过去10年间,中国申请人申请澳洲移民的数量大增,其中,内地申请人增长了39%,香港申请人增长了11%,澳门申请人增长了18%,台湾地区申请人增长了30%。 值得一提的是,在澳大利亚所有的移民来源国中,中国移民的英语能力排第一,达到88.4分(满分100分制)。相比之下,印度裔移民的英语能力只有84.2分。
目前,澳洲各州的州担保政策基本都是以移民申请者在澳洲本地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来发放邀请,即先拿签证再补语言成绩。对于华人移民群体而言,这一政策无疑十分利好。 作为传统移民大国,美加澳新四大传统移民国家的英文门槛相对较高。
而对于想移民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申请人来说,目标移民国的语言门槛往往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很重要的一环。 以英国为例,雅思A类(留学类)总分7.5分,写作7.0分的成绩才能顺利拿到英国绿卡。而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移民政策对语言的门槛要求甚至更高。 如果申请人考虑移民北美或澳洲,但自己的英语基础较差,那么建议尽早着手准备,在移民政策收紧前取得理想的语言成绩。
英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移民来源国,许多早期的移民都是英国人,1788年殖民时的初代移民就来自英国,在2011年人口普查时,有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人是出生在英国。很多来自英国的澳大利亚人是从监狱被流放来的,但也有大量自由人,如商人和政府官员。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主要来源变为在澳大利亚金矿工作的英国矿工,1900年,在澳大利亚的总人口中,英国人占98%。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些澳大利亚人返回英国,或移居往新西兰和南非,澳大利亚的公民政策使他们把英国当着自己的祖国。二次大战后,有很多英国难民移民到澳大利亚,1947年至1953年,每年有超过10万人移民往澳大利亚。在1949年,为了提高出生率,澳大利亚政府发起了海外婚姻介绍所的服务,向澳大利亚国内,介绍海外妇女作为新娘,主要是英国人。此后的英国移民是自由居留或技术劳工,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锐减。
1901年后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了白澳政策,禁止有色人种移民,但在二十世纪前期,还是有一些非白人定居在澳大利亚,主要是从邻近的南太平洋岛屿,和少数从中国、日本、印度和黎巴嫩来的印度阿拉伯人。有些来自太平洋岛屿的是作为工人,一些是被绑架(黑鸟 capturing),还有一些来自日本或中国的婴儿,是澳大利亚妇女和日本或中国移民在南太平洋岛屿生下的。
1945年,在澳大利亚的人口中,只有2%不到是非白人,1949年,澳洲政府和英国、马绍尔群岛和南太平洋岛国签订协议,使在马绍尔的合同工人和太平洋岛上的非技术劳工,能从南太平洋群岛移民来澳大利亚。1950年至1970年,有7800个太平洋岛民和2700个日本人都取得了澳大利亚国籍。1950年代后期,也有印度阿拉伯人和马来西亚移民往澳大利亚。
二次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开始接受外来难民,包括一些来自东欧的犹太人。1947年有2,000个欧洲难民定居在澳大利亚,1947年至1954年,移民部组织了“欧洲难民安置方案”(European Refugee安置方案),安排22,000个欧洲难民定居在澳大利亚。很多定居在澳大利亚的欧洲难民都是战俘营的人,或在欧洲流浪的,有些是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