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跟教授怎么样?
我们系有个博导叫张,人很精明,和系里其他老师关系不好,在研究生眼里名声很差。但他确实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和在学术上的求实精神。他的严格主要在前期,当你顺利渡过前期阶段后(主要是答辩)他会给你足够的自由。他手下的学生大都和他关系不错。我认识一个人叫王,是张手下的学生,他和张的关系就非常好,经常一起打乒乓球。但是其他博士对王有点意见,因为王经常向张汇报工作的时候说一些别的老师的坏话(其他老师都在背后说过王的坏话)。
还有个人叫刘,也是张的手下。当初刘读了三年博士还没毕业,张觉得他差不多了就该毕业了,于是找了个理由把刘骂了一顿,还暗示刘不要再来办公室了(因为张的办公室从来不允许学生进)。没想到刘脾气很大,直接冲到了张的宿舍,当着张女朋友的面狠狠地抽了张一巴掌然后扬长而去……然而这些矛盾都没有影响到博士们研究的工作,因为这些矛盾都发生在非研究工作的时间或场合,而且张也并未对任何人的研究过程进行干涉。
总之,张这个人充满了矛盾,但又让人恨不起来,只能说是充满魅力吧。 至于其他导师……唉…不说了…都是泪…
研究生和教授之间的导师关系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和蔼可亲型。导师像朋友一样和学生相处,没有师徒之间的等级关系,导师对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不过度要求,只要求研究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认真完成即可,不严格但有原则,不过问研究生的私事,只关心研究生能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种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相处的很融洽,导师的和蔼态度使研究生身心放松,科研效率很高,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好导师。
第二种是放羊型。导师只是给学生制定一个大致的科研方向,至于做什么实验,怎么开展均由研究生自己把握,导师很少过问,不关心学生的科研进展,只是定期的召开组会,给学生一个汇报的平台,由于每个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存在差异,对科研方向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所以有些学生的科研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而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导师的指点,走了很多弯路,这种情况下学生完成论文的时间会比较晚,就业也比较晚,但是这种“导师”的待遇最好,一般只要学生能按期毕业就会给学生发奖金,因此带这种导师的学生待遇优厚。
第三种是严厉型。导师的严厉不是体现在和学生的相处方面(这类导师对学生私事基本不过问),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科研的严格要求上,这类导师很少关心学生毕业的事情(他们看重论文的质量而不是学生的毕业时间),经常找学生讨论实验,指出学生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科研要求很高,只有达到导师要求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实验,所以这种导师的学生就业时间都很晚,而且和导师相处时间长,学生科研素养会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对科研的热爱也被导师的言传身教所影响从而逐渐提高。
第四种是不作为型。这类导师一般是和学生签订了导师和导生关系,收了学生,但是无论研究生的私事还是科研上都不关心,甚至学生毕业了也没有时间指导论文,学生要想按期毕业需要自己多次催促导师,总之这种导师只签约,不作为,既没有前一种导师优厚的待遇,又不能和学生融洽的相处,是大家都不愿意搭理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