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为什么是理学硕士?
因为经济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不可能对现实世界做出什么有实质贡献的经济学研究。如果一定要算经济研究的产出的话,那么几乎全部可以被归入“计量”的范围(事实上绝大部分被归入了统计)。但是,作为一所大学,要评价一个系的水平很难,因为指标太容易操控了。因此人们只能以“名望”来间接衡量大学经济系的水平,而能考上这些大学的“学霸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衡量标准。于是,大家就发现了经济学在“名望”上的优势。 但是,这种所谓的优势其实是一个假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学在“名望”上表现出来的“优势”其实恰好证明了经济学的失败——没有能够产生真正原创的理论、方法或应用成果。 经济学既然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增量,那为什么要设立这个专业呢?我认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一样,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两个永恒的话题,因此经济学可以一直得到资金的支持(哪怕只是支持研究经济学的方法论)。
人类社会的其他学科中,也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这样能够持续得到大量资金的青睐。 所以,经济学虽然成不了大气候,却也能天天喝喝咖啡,润滋润喉。 这就像是在说:虽然我考不上清华北大,但总能混个211上吧;虽然我做不到500强,但总能混个中小企业老板当吧……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使得在利用稀缺的资源在无干扰的情况下生产有用的商品与服务的科学。这个定义至少有四个重要的部分。
1、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选择的因果关系。
2、选择是必需的,因为用于生产物品的有效资源,比如土地、劳动和资本品,总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是短缺的。当资源是稀缺时,人们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3、人们不是必须进行生产,但当人们不生产时,他们得到的就更少,而选择就会变得更加重要,因此,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作出选择,而不是如何进行选择。选择决定着如何配置资源,即如何将资源配置到它们的具体用途中去,以及人们如何相互交往以配置资源。
4、资源配置可以由计划经济的中央计划机构的命令来完成;可以由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在相互交往中完成;也可以由采用混合经济的半市场半计划机制来完成。
经济学有两种研究方法,它们反映了定义中的两个方面。个研究方法分析选择的原理以及人们作出选择时他们所具有的激励。这个分析是运用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中关于个人行为和选择的原理进行的。它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收入、时间、职业和居住方面进行选择;研究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在哪里生产以获得最高利润;研究这些个人和企业如何相互联系以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确定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微观经济学研究分析个人与企业的选择和互动。第二研究方法考察人们如何作出决定,例如他们作出的关于储蓄与投资的决定以及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等经济大问题。研究整体经济行为的决定的分析是用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所描述的。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相互支撑的研究侧面。理解人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是要运用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而理解货币如何影响价格水平则要运用的宏观经济学原理。事实上,这两个研究侧面已经变得难以区分,因此在解释经济理论时将不刻意地区分它们。
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因此,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研究,它研究在给定的条件下人们的财富如何能够增加最多。经济学不研究在决定人们的财富如何增加时的伦理、宗教和社会问题。像物理学或其他被称为自然的科学一样,经济学依靠观察和实验而不仅仅靠推理来形成、检验和修改原理。经济理论是一种描述变量相互关系并可进行实证检验的命题。理论被证实有效的话则被保留下来,或者加以修正使之更为有效。因此,经济学像其他科学一样不断进步。经济学研究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而不是伦理、宗教和社会关系。
经济理论很少能完全被证实。相反,经济学家检验并研究假设关系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如果检验表明这些关系大体上是正确的,理论就保留下来,但经济学家可能对解释进行修改以反映他们知道的实证检验。理论被证实正确的能力是经济学家判断其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经济理论被证实有效之前,通常要经历一段演变和实证检验的时期,这就是经济学不能被像物理或生物学那样被视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的原因。例如,经济学中关于总收益和总收入之间关系的科斯理论(Coase, 1960)经过了近30年的研究后才被广泛接受(Boyes 和 Melvin, 1989), 而价格理论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实证研究后才被广泛接受。但是,经济学家在应用已证实的经济理论时将变得很自信。事实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Friedman, 1976)声称,任何理论通过了实证检验就应该被用作工程实践。
经济学不是算计(Engineering)
虽然经济学家是科学家而不是算计者,但是,工程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导出。这种从原理到应用的原理和应用过程与物理学和工程原理之间的关系相同。科学和工程之间的这种基本关系是:工程原理是从科学原理导出的;科学原理研究“是”什么,而工程原理研究如何“能”;科学是“基础性的”,而工程是“应用性的”;科学形成有关世界的学说,而工程形成有关使用世界的指南;在科学中,人们使用自然事实和理论去建立模型,而在工程中人们建立模型并向使用者提供如何有效利用模型的建议;科学是对原理的研究,工程是对应用这些原理所得到的结果的研究,科学是基础性的,工程是应用性的。在经济科学中得到的原理通过解释经济行为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些原理被应用于解释人们如何作出决定。而经济学的工程原理研究人们“应该”如何作选择以增加经济福利。
经济学和工程原理之间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