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能搞民选吗?
先说结论,不讨论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再说理由: 中国的人口基数太过庞大,且结构复杂。14亿公民中,有13亿都是普通百姓(无官无产);这13亿人又分成5亿农村人口和8亿城市人口。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利益诉求千差万别。
以西方三个典型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总人口约10亿,其中大城市人口比例超过70%,小城市和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贫穷落后。但即便是这三国中最保守的美国,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投票,选举产生的总统也深得民众信任和支持——“民主”果然是“民选的” 而英国和法国,投票率更高,选民对选举结果也更认同。
再看看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全国13.9亿人口,12.7亿居住在广袤的农村,城镇人口大约1.2亿(2016年数据)。城镇里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一线和准一线的中小城市以及县城和农村的小镇。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人民群众的主要注意力并不在政治上是。即便偶尔关心政治,也多是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问题,对抽象的民主制度和程序非常陌生,也没有兴趣了解。
更何况,中国还有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叫做户籍制度。它使得城镇内部也存在着无形的壁垒,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居民分割开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包括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等几乎都需要依靠本地政府来提供,于是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吸引外来人口落户而相互竞争,从而带来各地区的所谓“人才争夺战”。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每个城市人口的利益都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反倒不那么密切。作为个体,普通市民对于中央政府的制度设计更是毫无办法。 除了极少数特例,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或者纽约洛杉矶这样巨型大都市的某些区),通常都不是靠选票产生的地方行政首脑(市长或区长)。因为投票者本身对地方事务并不了解,无法形成理性判断,投票选择也就很难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