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的学分数?
学分值是用于计量学生学习的计量单位,一般1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课程,或者1个学期(三、四个月)的毕业学分。不同学校的课程计分制度不一定一样,有的学校实行5分制(如北大),而有的则实行4分制或6分制(如人大)。例如,某门课修满4个学分,意味着修这门课的时间在120个小时左右。 不过,一般来说,1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课程还是合理的,因为学习时间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本人,而不是老师。如果学生认为30个小时能学好这门课程,他就可以选择少选课,多选选修课;反之,就多选必修课。 当然,由于各门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讲授的课时数不一样,30小时或许不足以学好一门课,但是基本上能把这门课的内容学完并达到期末考试的要求。
除了以上提到的按学分来计算学业方法外,还有两种计算方式,分别是“按学年计点”和“按学期计点”,这些不同的点数计算的方式,对于学生选课以及选课的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按学年计点的意义和特点 按学年计点就是学生在某一个学年里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学点和点数才能拿到相应的毕业证书,而不同学院对学分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按比例换算,比如3学分左右算及格,5学分算良好等;也有的是绝对数值,比如在数学类课程上必须获得80分以上才给学分等等。
二、按学期计点的意义和特点 按学期计点是规定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必须完成一定的点数和学分的任务,才能达到毕业的指标要求,这个学分和点数的获取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来决定的。如果学生的成绩达不到规定的学分和点数,即使其他方面符合要求,也不能颁发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