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硕士学什么?
我是15届建筑学毕业,后来进了设计院工作了一年多。 当时在同济读建筑学专业时主要是上四种课(设计基础、建筑设计、专业选修、公共选修),其中除了建筑设计是每周都有的课程外,其他几门都是两周上一门,每一门课都会有相对应的导师,负责答疑和评图以及最后的课题作业点评。
因为是在同济大学这种建筑老八校里读书的,所以建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从建筑历史理论到中外建筑案例讲解分析再到各个设计专项如平面、空间、外观、材料等多方面的训练,使得我们这一届的学生总体素质较高。
当时的课程设置如下: 当然现在的新校区可能课程有调整,但是大体上应该是类似的。然后学分的计算方法是每门课程满绩点为4,一般一个学期总共有70个学分,也就是说你要修满28门课程并且每个课程都要拿到3以上的成绩才算合格。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建筑学最重要的课程——建筑设计,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今后的建筑设计方向和风格。在授课内容上主要是围绕着一个项目做设计,这个项目有可能是基于某个真实存在的场地或者建筑,也有可能是一个虚拟的场景或是综合体。老师会在开课之前给出大致的设计要求,然后同学们通过数轮的草图构思和方案汇报去竞争两个名额,最终决定由谁去做这个课题项目的深入设计并拿到高一点的学分。
由于当时我们的新校区刚刚落成不久,所以有很多有意思的项目可以选取。我的记忆中很深的就有针对新校园中雕塑和连廊以及单体教学楼等的设计。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建筑学的制图规范和尺度感受。毕竟我们是从“老八校”出来的,对于图纸的表达方式、比例尺的把握、文字说明的叙述等方面是有统一要求的,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副比较专业的施工图是很能锻炼人的效率和能力。
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做了很多次的练习,但真正做项目的时候还是会有各种意外发生,比如当时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做一个住宅项目,在出图的最后两天一位同学不慎把自己的那部分图纸全部弄丢了,于是我们就得重新画底图并修改图纸到最后出图的时间限制内。这也算是给刚毕业的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