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硕士何时开始申请?
谢邀~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概念:“申请”和“录取”是两个流程,前者是指通过网上投递申请材料,后者是大学发offer(录取通知书)给你。 所以理论上来说,你只要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完成材料递交,就能获得学校的offer;但是学校是否最终录取你,还要看你的GPA、TOEFL等硬件条件以及PS、essay等软件条件能否达到大学的录取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不够好,就算你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了申请材料递交,学校也会直接拒你。反之亦然,即使你的申请在截止日期之后才能被学校收到,只要你的条件和目标校的要求匹配,一样有机会被提前录取。 但是由于每个学校专业设定的申请条件不同,所以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商科、人文社科的专业对软、硬件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如果学生满足基本条件,顺利拿到的几率就很大;而理工科的专业会对学生的硬、软件条件要求更高一些,拿到offer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留学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很多原本对中国学生不“友好”的名校和专业也开始“歧视”起中国的申请者起来——“高攀不起”的MIT、“万人坑”哥大、“鄙视链顶端”的宾大……曾经多少中国的优秀学子把这三所学校当作梦一样的存在,然而如今的趋势却似乎是在慢慢把人拉回现实。
以MIT为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尽管它的ED录取率一路飙升至30%左右,但给予中国学生录取名额的却少的可怜,每年也不过十几人,甚至不到其总招生人数1/5;反观其国际生招生来源中,韩国学生则常年位列第一。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悬殊比例背后,其实是无数的中国学子拿着比美国本地学生还高的标化成绩,苦苦挣扎于激烈的竞争之中。
那么问题又来了:同样是中国学生,为何别人能拿到offer而我却连面试机会都没有?为什么同是申请商科,我GPA比她高、雅思分比她高可为什么却被录取的是她不是我?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且扎心:因为“别人的努力”永远比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