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发出多少waitinglist?
这个真的没有统一量化标准,要看学校,看专业,看年份.... 先说个人的主观感受:我当年申请时(15年)由于是本科且不是最热门的专业,因此只拿到了两个Waiting List;而我同学和我同时申请并且背景相似的同学很多都拿到好几个WL。所以感觉我的情况属于比较一般的。 但是!重点来了!
我是从2014年底开始陆续收到每个学校的offer和拒信的,当时因为对于未来选校还很迷茫,因此就随便填了两个志愿,一个是UCLA,一个是USC,当然最后去了UCLA。但是到了15年春天我渐渐开始明确自己的目的之后(想留在美国工作因此要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重新做了选择,于是给这两个学校发了邮件要求把原来的offer换成新的(虽然没交定金但是学校也知道我是打算去的)。很意外的是两个学校都很快回复并同意了我的要求,而且丝毫没有提及需要等几个月才能出结果之类的说明。 所以我认为一个学校发给学生的Waiting List数量是和申请这个学校的申请人总体数量密切相关的——如果申请的人太多而学校给予的条件又相对苛刻的话那么学校会发放大量的Wailting Lst来筛选学生。但是如果申请的人数不够多或者学校愿意放宽申请条件的话则发放的数量就会少。
另外有几点因素也影响学校是否会发放 Waiting ls t:所申专业是否是该校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一般能拿到的waiting list都是本专业前1-3名);个人软、硬性条件是否达到学校最低录取标准;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是否已经获得OPT/H1B等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学校决定是否发放等待名单以及如何评估你的等待名单名额(如优先级顺序、是否需要排队等)。 总之呢,拿到等待名单不是说你一定就可以被录取了,还是要看学校在下一学年是否有空余位置(一般来说春季入学的项目会比秋季申请的名额多一些)。
当然,如果能拿到等待名单也不是那么幸运的哈~还是要做好被抽中的心理准备(毕竟学校那么多,万一某个学期某个项目刚好缺人,而你又被幸运之神选中,那……真是悲剧啊!)。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