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什么时候有支票?
现代科学管理的研究方法,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产生于西方。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法、德系管理方法。其中,法国系管理方法特点是:管理方式自由,不受传统习惯的束缚,比较讲究法、理,讲求实际成效,不拘泥于形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但人员责任心一般较强。
法国公司一般都不设严密的计划和业绩考核体系,经营决策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公司只设定总的经营目标,不再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确定具体的目标,公司只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负责人再对其下属进行考核。
据学者调查发现,法国有七成以上的公司未采用有统合功能的电子计算机,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子计账系统。公司日常使用的电脑软件功能,多半只限于文字处理和简单的财务数据处理。
现代科学的经营分析技术几乎尚未在法国公司普及。法国公司内部除非有重大案情以外,一般都没有完整的内部调查制度。
近代欧洲银行体系萌芽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战争(1894—1815年)结束之后,法国恢复中立国地位,法国经济开始大规模的对外贸易,以丝绸和棉花为主。这时,开始出现为商业、工业金融服务的银行,如:里昂信贷银行、巴黎银行、法兰西银行等。
在这个时期,法国出现了以保尔·萨洛元为代表的第一代银行家。他们组织并参与了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财政,为帝国赚取了大量资金。萨洛元在战后金融资本集中过程中,将手伸向了铁路领域。他通过组建股份公司的方式组建了近30家铁路公司。大铁路网实现了电气化后,法国实现了工业革命后的首次繁荣。
1886年,伊莱尔·法兰西银行建立了汇兑系统,并逐步兼并了所有私营币别。19世纪末,银行家建立了统一的全法银行的信贷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29年至1936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银行受到重创。但银行家们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大举扩充金融资产,而掌握了庞大的财富。在这一阶段,以安歇耐特和罗迦尔为代表银行家集团控制了法国经济。他们有选择地投资于铁路、航空、冶金、机械、外贸和橡胶公司。法国20个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与他们有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建立了国家银行的金融体系。法兰西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该体系规定,国民经济学家有权参加国家经济计划,并且成为经济委员会和工业复兴基金会成员。这保证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重建方案得以顺利进行。
50年代末,法国出现了一批像埃里·布朗夏尔一类的银行家。他们在金融领域倡导新的方法,组织大规模的商业综合公司。
从此,金融界与工业界的关系更为密切。银行不再满足于只是提供资金和信息服务,而是深人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