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游学去哪?
欧洲是中国的近邻,但中国的学生学习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有巨大的困难。因为西方的思维方法与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欧洲是平民的社会,平民有极高的文化水平。中国自千年以前就是典型的人治社会,学问是“敲门砖”,治学问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从历史上欧洲人就喜欢旅行,如马可·波罗,他的传记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回到欧洲后就写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讲述在东方(主要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此书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发了欧洲的第二次航海运动,从此欧洲人才开始了解东方。当然他对中国有许多曲解和误解。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就派遣传教士来中国学习,《孔子》这本书也是传教士写出来的。从17世纪初开始,大量的欧美人来到中国,其中许多人长期居住在中国,他们被称为“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土”。其中最著名的有郎世宁、聂里希等。他们深到中国民间,研究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并且写下了大量西方人看待中国文明的著作。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来看,他们的观点比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中国人要高得多、深刻得多。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评述,在总体水平上要胜过中国文人长达三百年。他们的见解是独立的、超前的,没有沾中国文化的“八股气”。郎世宁还绘制了大量的中国画,至今仍放在美国白宫。
西方第一次中国观光游是1868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来的。他看到了“美丽的北京”和“文明的北京”。此后西欧更多的西方人喜欢周游中国,他们乘坐中国的远洋船、马车和飞机游遍全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的中外文献诞生了,如《中国,惊讶的王国》《中国,颤抖着的心脏》等。
1978年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但是看西方仍然是用批判的眼光。1979年2月20日《参考消息》刊出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上的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标题是:中国,吃惊的王国。文章开头说:“中国,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正迅速地抛弃陈旧的观念,使它的人民得以看到从他们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帝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文章还提到中国的政府是如何开放第一座酒吧、第一座麦当劳和第一家外国合资的企业,中国的青年人是如何剪掉他们的辫子,去掉“同志”的称谓而开始向往法国的“浪漫”和美国的“实用”。
近年来,中国的富有人群开始以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为荣,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把大量的金钱花在用西方的理念设计的服装和食品上。中国人开始习惯于受到赞美,而不是批评。他们的学生即使不满意他们的教育,仍然热爱他们所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