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有什么著名的塔?
谢邀 说到澳洲的塔,不得不提提那些古老的通信塔,这些塔曾经遍布澳洲各地,为早期澳洲的通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现在大部分已经停用,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我只见过两个,一个在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Hobart),还有一个在南澳阿德莱德(Adelaide)。 在澳大利亚之前,塔斯马尼亚是最先进行无线电报通信试验的殖民地。1897年2月24日,塔斯马尼亚成立了公共电报公司(P.T.Telegraphs)经营该业务。
图一:位于塔斯马尼亚的霍尔巴特市郊的无线电塔 这座建于上世纪初的电信塔,曾经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如今已经成为本地著名景点。
进入21世纪后,人们重新启动了这座旧塔的功能,它现在作为卫星和移动信号中继站继续发挥着作用。 在距离这座旧塔不远的霍巴特市中心的位置,一座新的通讯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当地电讯部门的新总部。从外观上看,这座新大楼似乎没有保留以前的痕迹……
图二:位于塔斯马尼亚霍巴特的现代通讯大楼 除了塔斯马尼亚之外在澳大利亚南部城市阿德莱德的市区也有一座很高的旧式邮电局建筑,这里也曾是一座邮电局,但现在已经改为别的用途了。这座建筑于1934年落成,当时的设计师把它的外形设计成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雕像。
在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还有另外两座带有英国式塔楼(图三)的邮电局建筑,只是现在都已不再用来发报和收报了,其中一座还被改作了他用。
图三:位于西澳伯斯市的旧式邮电局建筑 以上提到的几座塔都属于“固定通信”范畴,下面要说的这座塔则属于“无线通信”的范畴。 在悉尼南部的肯辛顿有座高塔叫澳大利亚广播协会发射塔(Australian Broadcasting Authority Transmission Tower),这座塔的建造是为了取代以前设在悉尼歌剧院顶部的无线天线。
图四:位于悉尼西南处的澳大利亚广播协会发射塔 这是澳大利亚最高的民用建筑物,共有105米高。它在1967年建成时不仅用于转播电视节目还用于短波和超短波广播。不过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它本身的衰老,这个塔于1996年被停止使用并列入古迹名录。
悉尼海港大桥
悉尼海港大桥亦称协和桥,是世界上最大的拱桥。这座桥梁建于1923——1932年,历时10年之久,在1932年3月建成通车。其建筑构思,是由一位英国桥梁专家设计的。为了建造这座桥梁,在设计施工期间曾征用了1万多名工人,并使用了6000多吨钢架,65万吨水泥以及一万头骆驼运输物料,造价为1千四百多万澳元。全桥共长503米,桥面宽49米,拱高49米,主拱跨长500米,桥底距离海面高出49米。桥面可容4条铁路线和8条大马路。而供行人来往的两条引道,分别架设在桥身两侧,从海港大桥底下走过,可以看到桥底悬挂有1300多个风铃。据说当海风吹过,这里的风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每当有重大庆典活动时,在这里还可听到如同乐队合奏般的旋律,真是别有趣味。悉尼海港大桥还设有观光电梯和高台,游人可乘坐电梯登上桥顶,在悬空的高台眺望悉尼市区尽览悉尼全景。 悉尼大桥建成之后成为了悉尼的标志性建筑,与著名的贝壳式建筑悉尼歌剧院遥遥相望,两者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坐落于悉尼市贝尼朗岬角,三面临海,四周水环绕,造型别致,外观犹如设置在海岸边的一朵朵巨大的洁白的帆蓬,又如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花,精巧别致,绚丽多彩。1973年建成,耗时14年,耗资1.5亿多澳元。建成以后悉尼歌剧院与悉尼大桥形成一体成为悉尼市的标志。 1955年丹麦设计师伍重的设计中标,其设计新颖,造型奇特。歌剧院的建筑像一瓣一瓣开放的白花,又像一艘扬帆出海的大远洋轮,更像具有许多布帆的海上宫殿,它已成为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象征
袋鼠岛
袋鼠岛,澳大利亚第三大岛。在澳大利亚南端,隔狭长的背脊海与大陆相望。南北长149公里,东西宽54公里,面积4405平方公里。全岛多为海拔300~500公尺(1,000~1,600呎)的丘陵,南岸为石灰岩构成的海滩和悬崖。北岸是一条宽10~50公里的沙丘平原,有桉树和草原,出产羊毛。南岸为畜牧区,饲养羊和牛。东南及西南为袋鼠岛国家公园和海狸河野生动物保护区。
墨尔本城市塔
墨尔本城市塔是一座多功能建筑,高378米,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于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墨尔本中央商务区的中心,俯瞰着著名的弗莱明顿赛马场,也是澳大利亚的旅游胜地。从城市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墨尔本市区、沃尔维尔湖、亚拉河、杜伦斯河以及菲利普港湾的景色都尽收眼底。塔的底层是一个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里面有80家专卖店,出售从时装和家具到美食应有尽有的商品,塔里还有高档的就餐场所,如旋转餐厅、卡勒姆和香槟酒廊等。夜晚时分,城市塔变幻莫测的灯光会把墨尔本市区映照得绚丽多彩,令人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