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要做些什么? 1.多去听讲座,尤其是本校的,有机会可以向主讲人提问;校外的也可以听听,比如经管院的周黎安讲“组织制度与经济增长”、法学院的朱苏力讲“法治及其中国语境”等;如果学校离得近,可以去听听其他学校的,比如复旦的杨伯峻的论语课(非常精彩)!
2.多读书,读好书,读专业的书。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或者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结构!可以试着写学术文章,练笔很重要。多关注本专业的重要期刊,如《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
3.有空可以多去实验室逛逛,接触接触科研,如果有老师愿意带你做项目就更好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完成自己课题的任务,多向导师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时沟通才不会走弯路~ 我当时的课题组每周三下午开会,讨论进度,我很喜欢这种讨论的氛围,大家各抒己见,思维也非常活跃。另外,组会报告的时候每个人需要讲自己所做的内容,这样也能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我觉得在读研期间能够加入一个这样的课题组是很有收获的~
4.多和师兄师姐们交流,特别是直博的同学,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具备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你可以向他们请教问题,一起探讨科研方向,说不定能收获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5.多留意实习信息,尝试投简历到合适的机构去实习。如果你将来想深造,那么好的实习经历会成为你申请的加分项!如果想就业,那更不用说了~
赞同 38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5 1:14:44 对于刚开学的研究生来说,你们的任务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继续打好学术功底,一方面是适应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打好学术功底就是继续强化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的文献阅读和信息搜索的能力,对于理工医学来说,这个文献搜索的起点就是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及其背后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当然,如果你们不着急发文章的话,对于你们的SCI使用可以稍稍放松点,但是,如果你们对于博士毕业的时候,能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很憧憬的话,那你们就必须从一开始就使用英文写作,同时熟悉和适应SCI的检索和阅读方法,在你们入学三个月之后,在我所带的博士生的共同讨论课上,我会安排关于web of science及其SCI检索使用方法的讲座。
对于人文社科的同学来说,你们的信息搜索和文献阅读训练,与理工医学的同学并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所使用的信息索引和数据库不同而已。就中文的文献搜索和信息检索而言,大家要继续熟悉和完善对于CNKI即中国期刊网的搜索和使用能力。而对于英文的信息检索和搜索,那么像JSTOR这样的索引和数据库,一定要熟悉和善于使用。对于JSTOR,我以后也会作相关的讲座,到时候可以来听。
而对于学术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对于理工医学来说,你们主要接受的就是以实验为主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这个在学校各个学院和学系的培养条例中都有规定,而且很多学院和学系也会有科研实践的相关课程,对此无需我过多担心。但是,对于人文社科的同学来说,就有一些特别需要调整和关注的地方,因为你们中的很多同学都是直接从中科院的大学毕业来的,所以你们还缺乏对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解,所以你们必须主动去参加一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和上海图书馆培训中心,都有很多的研训课程。比如国家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每年春季和秋季都分别在北大和人大等地,开设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研训课程,像SPSS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扎根理论、结构方程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非常必要的方法论训练,建议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听听。
赞同 85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5 1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