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会产生什么文化影响?
1、对原生国的影响 微观层面,移民主体的流失会对原居住国家产生一些微观层面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加拿大,家庭收入中位数高于美国的30%; 在澳大利亚,移民家庭的收入是中位数最高的; 在荷兰,移民家庭的劳动参与率要低于本土公民,但移民在GDP中的贡献却高于荷兰人; 新西兰总理曾感叹:“我们每增加一名移民,就会减少2.6名本地人的失业人数”。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移民对接收国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 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老龄化严重的欧洲、人口负增长的日本都在不断地吸纳移民,因此国际间的移民流动对各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乃至社会福利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欧盟为例,2015年有430万外国公民获得了在欧盟内部流动的权益,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就上升到了619万。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如果再加上没有申请欧盟居留许可的临时移民和没有登记的移民,欧盟每年接纳的国际移民可能高达1000万人以上。 而根据OECD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移民人数(跨国迁移的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数量)将翻两番,达到8亿左右。如此庞大的数字,无疑会给接收国带来巨大的负担。
以法国为例,根据该国的移民法案,外籍人士在法居住超过两年且符合相关条件者,就有资格申请法国国籍并享受相应权利,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这意味着在外籍人士累计居留满八年之后,他们就可以成为拿永居身份的法国人——这比大部分国家的入籍条件都要宽松不少。
据统计,2016年到2017年间,约有7万名摩洛哥公民通过定居计划获得法国护照;而在2018年,有超过10万的突尼斯人获得了法国居民身份证。可见,随着移民政策的放松以及难民危机的持续,欧洲已成为海外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2、对来源国的影响 从来源国看,移民的输出国通常为经济落后、人口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其输出移民的目的地多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且对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国家。
移民流出对输出国有两方面影响: 其一,劳动力的输出增加了本国劳动力的收入,提高了本国的财政收入,同时也降低了本国的失业率;
其二,大量劳动力出国就业必然会削弱对本国产业的经济刺激,并且会使本国经济的发展面临人才外流的风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输出国,这些移民的收入一般会被用作当地的家庭支出或再投资,所以移民的收入到底会怎样流向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
虽然不同国家的移民模式大相径庭,但由于全球化和贸易的深入发展,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外籍劳动者;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移民的流向也更为多元。目前国际上普遍承认移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淡化,人们已经认识到移民对于各个国家和人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