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英联邦国家吗?

计彦彬计彦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英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殖民主义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大英帝国领土最大时甚至覆盖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陆地面积(当然现在全没了),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在那个时候,很多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原住民都受到英国的“善待”,成了英联邦的成员,他们与英国王室一样共享君主并在某些场合共同佩戴王冠。 然而这些殖民地并不像今天英国王室的成员那样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而是真正在政治上拥有实质权力的。例如马来亚(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元首,实际上是统治者,而印度的甘地领导的国民大会党也是以英国式民主的方式通过竞选上台执政的。

然而随着殖民地的独立风潮,这种共主共和的时代结束了。很多前殖民地在独立后依然保留了英王的国君地位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但在政治上已没有任何实权或是象征性权力了,并且必须承认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因此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依然是英帝成员。 不过这种形式上的延续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除了象征外,前殖民地国家与英国并无实质关系。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几个白人移民的国家,虽然国体仍是君主立宪制,但立法、行政和司法系统都已经完全独立了,和英国没什么联系。

至于黑人殖民地如南非和津巴布韦则更有自主权,经济也独立于英国之外。只有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在经济和法律上仍然与母邦英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保留了一些英国式的制度安排。 但到了8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为了同亚太地区的经济竞争,开始大力修改同香港的离岸金融中心以及贸易有关的法律,使香港成为了一个更符合自由市场准则的地方;同时为了吸引外资以及在竞争中保住自己的金融阵地,香港当局也开始放宽对金融业的管理。

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国际化的浪潮开始兴起并席卷整个社会--港英政府的税收越来越依赖外汇收入而非关税和其他国内税,本地人的工资水平迅速上升并和世界接轨,而中产阶级也在急剧膨胀;本土企业开始对外扩张或者被跨国公司收购,而银行和房地产等垄断行业则由外国资本广泛渗入。

可以说,80年代中期开始的这场改革就是导致今天的香港成为“国际都市”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开放和自由市场的运作模式极大激发了香港的活力,使得它在短期内成为了一个繁荣富裕的社会。

单詈尊单詈尊优质答主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任何外国均无权干涉。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对香港156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中国收回的不仅是香港的土地,而且是香港的主权。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不仅是驻军和换上中国国旗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对香港政治上、军事上、行政上的全面支配权,香港在国际上再没有独立和单独的地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香港既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独立国家,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半独立的政体”,“一国两制”本身也不是什么“独特的国际体系”或“超国家体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也完全不同于主权和独立。

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关于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来自于中央授权,特别行政区应当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