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学芸高等学校是高中吗?
是高中的,但是和普通的日本高中有点不一样 先放图 这个学校有两个,一个位于大阪市中央区北条,另一个在大阪府吹田市 我是去的大阪市的这个学校(也就是北条校) 学校里面有个体育馆、两个操场、一个花园....等等 学校的伙食还不错,一餐饭的价格大约300日元(19块人民币左右),味道不错而且菜色种类多样,有便当卖,价格850日币(51元),味道也相当不错。
学校的住宿环境也不错,4人间一个房间,有空调、书桌、柜子等基本设施。每周有双休日,节假日也有放假。
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发两套校服,春夏秋装各一套,冬装要到冬天才开始订做。校服的款式比较简单,男式短袖衬衫+领带、女式短袖衬衫+裙子(类似学生制服)。
每个学期一开始会有一次大型的服装购买季,那时候要买校服就需要自己买了。不过因为校服都比较便宜,所以也不用愁。 下面重点来了! 这个学校没有班主任,但是每个老师都负责几个班级的课程,所以管理上跟普通学校也差不多。
上课模式是和普通高中一样的,老师讲课,学生们听讲然后回答问题。 但是学习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读的是普通学科,学习内容跟普通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一样,都是文法和数学为主。只不过在这个学校学习的氛围比较好,老师很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偶尔还会有课外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参加。
当然,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有的科目都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例如数学课老师会先用中文讲解题目然后用日语解题步骤加以巩固。(当然其他学科都是日语授课) 大约半年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日语水平测试情况来分班,日语好的分进优等班,日语不好的分进普通班,但是每个班都会有日本同学和中国同学,相互之间没有区别对待。
邬柔优质答主大阪府立学芸高等学校,简称大(おお)学(がく)芸(げい),是位于大阪府吹田市的全日制公立高中。
因大学附属的高等学校“附属高等学校”的风气浓厚而成为知名的公立高校。
吹田校区附近的住宅中很多是教职工的住宅,因此成为人口少却规模较大的校区。
是与东京都北区的墨师并称的两大文系强校。由于两所学校都是设立于1948年,故自创立之初即互相对抗。
从两校在1960年开始的高校野球甲子园球场春季选拔大赛中的成绩来看,可谓不相上下。因此两校之间“墨学(ぼっきょう)竞争”已经众所周知。两校的对立还波及其他地区和文化活动。
两校的学生在互相交流时,禁止住在对方学生的家里,也不准互相赠送礼品。但是,有报道指出,双方在交往时互相赠送书包。这种事在周围也是公开的秘密。而且据称两校学生相互发生暴力事件的事也时有发生。
在大学报考方面甲乙方学生基本上分为报考文学部或者法律部。大(だい)学(がく)者(しゃ)(东京大学的考生)、京(きょう)大(だい)者(しゃ)(京都大学的考生)、京(きょう)士(し)(同志社大学的考生)、关(かん)士(し)(关西大学的考生)、关(かん)大(だい)者(しゃ)(关西学院大学的考生)等词语成为这些考上一流大学的优等生爱用语。
因为该校被认为是成绩好的学生才会进的学校,因此,学生之间存在一种不能让成绩下降的风潮,即使在国数英等基础科目之外必须选配课程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选择历史等高考必考科目,而选择美术音乐家、劳动、农科,特别是实验和家庭,选科目被看不起,因此选配的学生极少。
关于该学校名称的由来存在很多说法。由于该校建校之初即被认为是“东京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的仿效学校,而本校在当时被称为“东京学艺高等学校”(现筑波大学附属初中高中),因此,有流说是“东京学艺大学附属高等学校”的仿效学校名称,但是,因为没有筑波大学附属高中,故此说法不正确。
有人指出,学艺一词是源于“学习艺人,成为能文能武的人”的精神,从这一含义考虑应是解释的通的。(因为甲乙方的高中,从本质上都是文系学校,所以存在认为“艺”字应理解为汉字繁体字“藝”,即本意是“才能、技能”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