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下的是研究方向吗?
“方向”这个词有些宽泛,可能你听到的方向指的是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课题,但实际上本科的某些专业也分方向(但不多),而研究生的方向就更多了。 实际上,一个大学的专业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基本专业(核心专业、主干专业),另一个是培养方向(就业去向),两者的区别往往体现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例: 计算机系有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基本专业,设置了 5 个培养方向;后三个是培养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不同侧重。
如果以是否设置培养方向作为区分标准的话,那么大部分工科专业的本科阶段都属「培养方向」这一层。当然,有的学校为了照顾某个冷门专业,也会把其归属到基本专业层面——毕竟一个基本专业只有几个学生,教学难度和效果都比较难把握。
所以严格来说,题主这个专业属于「培养方向」范畴。 不过,由于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这个「培养方向」其实也就相当于其他学校的「基本专业」。举个例子,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一个专注于「健康科学」的大学,它的生物医学专业设置如下: 而清华大学的生物医学专业则为: 从课程设置上看,两所学校的该专业基本上没什么差异,那么从本质上说两者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仅从学科本身角度);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清华在第二学期增加了「细胞生物学」的课程,而这是北大的一门专业课。这主要是因为清华的这个专业是以研究为主的,需要给学生打打下研究的基础。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专业因为学校设置的不同,学下来知识侧重点可能会有所差别,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专业学习方向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