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从仙台回到中国的哪里?
周作的日文版《鲁迅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1906年2月11日(旧历)。晨,八时,船抵神户港。先遣人至东京,发贺电致其弟仲羽。是日下午二时,由神户赴京都;五时在六本木别府旅馆过夜。翌日上午九时,自旅馆出发,午后三时抵大津。」 周作在这里提到的“大津”,就是现在的天津市。 关于鲁迅从日本回国的路线,历来有各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沿着海路绕了一个大圈子回的国,先从日本南部的和歌山县登陆,然后取道琉球、台湾,再经厦门到达上海。这种说法问题很大,因为与当时的交通状况不符。
另一种说法是他取道朝鲜回国,先坐火车到釜山,然后再乘渔船到达大连。这种说法也存在问题,首先是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他经过朝鲜回国;其次,就算他真的选择了这条线路,那么他也应该是在1907年和1908年之间返回中国。但根据现存史料判断,他应该是1906年就回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取道蒙古回国。说他在日本时就已决定穿越蒙古,随后在库仑会合。这种说法的问题同上。
以上几种说法,除第一种外,都涉及到鲁迅回国后所走的路线(即从天津到北京再到上海),但都缺少确实的证据。
直到最近,刘振声先生发表了一篇长一点的解说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认为鲁迅是从中国大陆直接返回的,而非绕道日本或朝鲜。文中引用并分析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及同时代的人的相关记述,如周作人在《鲁迅传》中的叙述,郑振铎的《鲁迅故家》,冯雪峰的《回忆鲁迅》等。
这些资料表明,鲁迅是乘日本客轮抵达天津的,然后在天津日租界永吉公寓下榻。之后,他到天津南运河畔的鲁北饭店定居下来,在那里写完《华盖集》,并于次年1月份将书稿交给北大图书馆馆长梁启超转交教育部。也就是说,鲁迅是在1906年的冬末春初来到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