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天文研究所在哪里?
没去过这个研究所,但去过的类似地方有很多。 作为一个在宇宙中尺度上量子的物理学家(我的物理博士是量子物理,不是天体物理),我对于天文学研究的场所很有发言权。首先明确一点,现代的天文学家已经不再把望远镜和观测仪器放在地面上了。为什么?因为地球大气层会阻挡射电波和光学波(也就是可见光)的传输,造成很大的损耗。而射电波又比光学波更容易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干扰。所以现代的天文观测都指向了太空。
但是太空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它太大了。150亿公里呢!因此就需要用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能实时地接收到从太空传回来的信号。于是就有了一种新式天线——射电雷达成像。这是一种收集电磁场的装置,基本构造是由一个接收天线和一个发射天线组成。中间用导线连接成一个回路,这样,当有无线电波经过这个回路时就能被探测到并转换为电子信号被处理机所捕获。这些设备往往被布置在一个封闭的室内,保证性能。
这种技术最早是用来探索水星、金星等地内行星的大气层的。不过之后也被用来观察太阳的黑子等。目前国际上最大的三个射电雷达成像是美国的双频雷达,位于夏威夷;日本的透镜射电成象仪(LOFAR),位于荷兰;以及由欧洲南方天文台主持建设的射电时域仪(EVN),位于意大利。这几个阵列都是跟踪观测的,以太阳为主要对象。 另外说一下,我并不是剑桥的天文学家。但我读过他们很多文章。虽然我没去过那个研究所,但我估计那儿离伦敦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