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是什么意思?
首先明确一点,“日本制造”不是质量好或者坏的定义。 因为品质好坏本身是一个主观判断,而“日本制造”这个概念则完全是一个客观描述。 那么为什么还要提一个“日本制造”的概念呢?
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拼命学习怎么把东西做好(质量),却忘了如何把产品做差(质量),以至于市场上总是出现各种以次充好的现象——明明就是国产货,偏偏要冒充日本制造,用低廉的成本和狡诈的营销手段赚钱,这种风气当然是要狠狠打击一下!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真正用心在做产品的国民企业都应该支持,哪怕它们现在做得不太完美;而那些投机取巧,企图靠打擦边球的做法挣快钱的企业应该被抵制甚至受到惩罚。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日本制造”这个词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代名词,其实日本本土有很多技术含量不高但品质很好的产品,同时也有很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因为人力物力和研发成本的限制,很多日本企业只能做出品质不错但却价格不是很贵的产品。换句话说,日本的许多企业是依靠成本优势和良好的品控能力来获得稳定的利润的。所以那些试图通过降价的方式来抢占市场的中国企业恰恰错失了最重要的东西。
举个例子吧: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塑料瓶,上面印着made in japan,可是你别忘了日本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出超高纯度聚乙烯(pe)树脂的国家之一,这种材质具有耐热性、防腐性和抗老化等特点,因此用来包装液体化妆品等用品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原材料成本高,加上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如果中国企业也打算像这款瓶子一样做到质优价廉的话那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人家日本是有专利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意思是说如果你一开始的定位就决定了你在最终阶段的水平——如果你想做一个全球最好的产品,那你最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产品;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要做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那你最后大概率只能做一个质量一般的产品。
所以说,日本制造并不是质量好或者坏的意思,而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高于别人期望值的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