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为什么都去国外投资?
谢邀!这个问题问到点上了,最近刚好跟政府沟通这个事情,所以稍微了解一点。 目前国内楼市处于什么状态呢? 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二线房价高企,三四线房子滞销。
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少,需求大,导致地价越拍越高;而二线城市虽然土地供应多,但是需求其实也并不少,再加上许多人才政策刺激,需求更是被不断放大。 所以无论是拿地还是卖房,一线城市的利润空间都是最大的。 但是随着“房住不炒”理念的深入人心和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一线城市炒房客纷纷退场,刚需也开始观望,新房市场出现成交量下跌、价格下滑的情况。
相比之下,二线和三线城市就热闹多了。 人才政策刺激下,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被大量释放,同时由于一线城市的对外辐射作用,这些城市的外地人购房群体也被分流了一部分过来,因此供需关系逐渐向一边倒。 于是,房价涨起来了,地价也有回暖迹象。 对于这个现象,许多自媒体都归纳成“抢人大战”或者“城市竞争力”,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层出不穷的政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但实际上,这些城市问题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在加剧。
目前很多城市土地出让金都已经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了(个别甚至达到7成),土地财政依赖度超100%的城市也不在少数。 什么是土地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卖地赚钱。地卖的越多,钱赚的就越多。
而土地财政依赖度=(当年卖地收入+上年卖地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年的卖地收入)*100%。 这个数据反映的是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数值越大表示依赖程度越高。 如果把全国35个副省级城市(含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进行排序的话,超过半数的城市都在前20名之内。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地区的地方政府,卖地是最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甚至比税收还重要。
税收收不回来,可以想办法,但土地一旦卖了,那可真是板上钉钉的钱,而且越快到账越好。 正是这种收入模式的转变,促使地方政府不惜代价也要扩大土地供给,加快销售进度,毕竟多卖地,就能多赚钱嘛!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地方政府有钱就不用愁了,问题是现在许多地方的融资平台债务已经很高了,继续靠发债或银行贷款来维持运营确实很难。于是乎,那些没钱的地方政府就想到了借新还旧的这个法子——用今后的土地出让收入还今天的贷款。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资产负债率。它反映的是一个单位负债的程度,理论上来讲这个数字越小越好。因为数字越大就意味着风险越高。 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个杠杆率已经是很高了,再向上走很危险。这时候如果他们还想着通过卖地去偿还银行借款,那你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就是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