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孩子怎么样?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国际学校的测评,后台很多家长留言想问关于国际学校学生的情况。所以今天就来说说,国际学校的学生到底跟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有什么不一样吧! 首先从学生本身来讲,一般国际学校的学生群体分为两类:
1、原户籍生(在原有户籍所在公立学校就读,后转入国际学校)
2、外地生(在原籍没有入学机会,或入学成绩达不到要求,只能在外省市的国际学校就读)
由于每个国家针对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政策不同,咱们这里只讨论留学生的归国政策。以教育部发布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为例,其中明确规定了:
由上可见,无论本地生还是外地生,在升学就业方面,与国际校毕业生相比都是同等待遇的(当然,享受落户政策还要看各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而在生活居住、购车买房等方面,则根据各地政府规定来实施。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留学生毕业回国享有和本国公民一样的权利,但是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还是优先选择本土高校毕业生。这也是因为国内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很多课程都是以小组作业和实操演练的方式进行的,而这样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虽然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在社会认可度上比国内容易一些,但他们在海外接受的教育体系与国内大一统的办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常常要面临语言关和文化关。
一方面,他们的母语并非中文,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交流时常会感到“语序混乱”,“词不达意”,另一方面,国外的教育体系与中国的应试教育大相径庭,留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很容易产生困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让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
除了语言能力之外,很多单位很看重应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不少的国际学校更倾向将学生单独分组进行作业和项目研究,这对团队协作品质的养成非常不利。有些单位还会对留学生的专业背景做限制,例如金融、经济等专业往往更受青睐,而对于理工科类的专业则会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