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八大在国内算什么学校?
在2016年之前,中澳两国之间是没有学历对等的规定的(除了公派留学和移民),澳洲所有的大学在中国都不算211,统一被认为是二本院校。 但是从2016年开始,中国实施了新的教育体制,把中国的院校分为9个档次,其中第一档是双一流高校(原985工程),第二档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原211工程),第三档是普通一本,第四档是普通二本等等。 澳大利亚全部的大学都被归到了世界知名大学的范畴,当然也就相当于国内的一本了。
其实这个问题还有另一层意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大陆学子上大学的途径是很不平等的。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间,中国政府为鼓励优秀学子出国留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措施: 比如凡是能被公派留学的学子都可以免交学费,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补助;而只要是通过自费方式出国读本科或研究生的中国学生都必须在入境时交纳约等于是其整个学习期间的全部学费的保证金,而在毕业之后无条件退还(只退还现金部分,利息都归国家所有)。
同时因为国外的大学本科课程大部分是不提供住宿的,需要自己去校外租房子住,而中国人又不像欧洲学生从小生活在有公寓楼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租房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而且刚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有很多同学甚至语言都不好,面对房东的刁难和中介的高价简直是束手无策。 而如果有公派留学的机会就完全不同了! 政府会负责安排你的吃住,一切生活问题都不用操心,你只需要专心读书就可以了。
当然作为交换条件你要承担一部分往返国际旅费和学杂费,这些费用虽然看起来比自费要贵一些,但比起直接交给中介和房东的费用要低得多。所以公派留学的大学生们普遍都享受不错的待遇,在异国也能享受到国内学生所没有的优越感。 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只要是能申请到公派留学名额的学生,几乎全部都是相当于免费去留学的。而因为名额有限,通常都是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才能申请得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公派留学的比例逐渐下降,自费留学开始成为主流。但为了照顾到国内基础较弱的学子,教育部允许部分专业(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申请者可以凭高考成绩申请留学。
以澳洲国立大学为例,据校方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中国留学生是通过高考直申的方式申请的。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澳洲的大学都会被认定为二等二以上的学校,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一本名校。 直到2016年教育改革,这一认知才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