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考研换专业吗?
我是2015年考的同济,当时我在本科的阶段修了同济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硕士(也就是本专业),所以初试和复试都是按着建筑学的要求来准备的;但是到了九月的时候我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我在本科阶段修的研究生课程中有两门与建筑学相关的课没达到良好的等级(75+),而其他本科的专业课程也都达不到优秀的水平(85+),这种情况一般出现的情况是,即使进了调剂系统,也是进不去的,因为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偏向性,如果是同样报考同济的同学,那么专业课的成绩会很关注,如果成绩很接近,一般会选低分的那位同学,就是因为担心他带的学生会与本科有很深的联系(比如共同的设计方案、大量的图纸要改等)影响科研的效率和进程,当然这些只是我的推测而已~所以,在九月份我面临着要不要换专业的问题! 我当时是坚决不换的,毕竟准备了整整一年,而且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虽然理论部分有很多书是需要阅读的,但是考点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只要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拿到分数,而在快题方面,由于我是学建筑设计其理论的,所以其实相对于其他跨专业的同学是有优势的。所以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总分391(英语68、政治70、建筑学基础123、快题130),排第六名。
如果你已经决定准备考这个专业,那么我建议你: (1)认真研究目标院校的真题,最好能找到该校该专业的本科生或毕业多年的校友,因为有时候命题老师出的题目就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方向来的,所以前期的准备一定要有针对性;
(2)如果没有确定下具体的研究方向,那么建议先按建筑学的设计方向来学习,因为无论是什么研究方向最后做设计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历史建筑保护、城市设计等偏学术的方向,在初试结束后也可以再强化。
(3)除了理论知识外,多看看设计师的作品集,特别是近年来比较红的设计师的作品,比如法国的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日本的中村拓志等,他们往往能反映出当前建筑学的最新趋势,也许对你的快题设计和论述作答有所帮助。 如果你是准备换一个专业,我建议: (1)了解你想换到的新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科研成果,看是否有与你未来想从事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导师,如果有,那么恭喜你,换了专业之后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你有了方向和重点;若没有,请你务必认清当前的形势,你是否愿意牺牲一部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去重新打定一个方向,还有你将来能否接受自己在工作上或是研究上可能比别的同学更费力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你在换专业之前思考清楚。
(2)新专业的备考可以参照上述的建议,但最好能够找到这个专业的同学或者过来人,咨询一下更加具体的方法和策略。